跳到主要内容

雜 藏 凡 例

一、 閲藏知津以西土撰述及此方撰述收入雜藏;今爲尊重西土聖賢,乃將西土撰述通統收入論藏之集經部。此雜藏中,唯收此土撰述,分爲六門:一、 諸宗,二、 懺儀,三、 雜著,四、 史地,五、 彙集,六、 目録。

二、 諸宗中:小乘俱舍、成實二宗,别無著述,二論見前小論。大乘八宗:律歸律藏;三論宗,附於大論中觀之後;法相唯識諸著述,亦附於大乘論藏瑜伽部之後。密宗著述,收歸密藏。此中惟收:天台、華嚴、禪、浄,四宗。

三、 天台一宗,既弘法華,本可附於法華之後;惟天台不惟依法華,實以法華爲本經;以智論爲指南;以 槃爲扶疏;以大品爲觀法;以此諸典,組成天台教觀。而台宗古德諸著述,亦復不少,故須獨立一門耳。

四、 太虚大師云:中國最流行而又最普遍之佛法,有臺、賢、禪、浄之四派。此四派,是中國一向所持重者。自宋明以來,凡講教義者,不出天台、賢首。(全書第三十册)今於諸宗中,專明此四,尤見中國佛教之特色。

五、 賢首宗,專弘華嚴,本可附於華嚴之後;惟其教觀成立是在台宗之後,多少與台宗有關,爲便於研習二宗教觀,故列於台宗之後。

六、 太虚大師謂:「賢首宗,應稱清涼宗。以賢首而上至雲華、帝心三祖,皆習晉譯六十華嚴者;唐譯八十華嚴,至清涼國師始製疏鈔,故完成此宗者,應在清涼而不在賢首,所以宜稱爲清涼宗也。」(全書第三十册——略説賢首義)。今謂:從帝心至清涼,同是弘揚華嚴大經,應稱「華嚴宗」耳。

七、 太虚大師云:「賢首大師,以三時、十儀、六宗、五教、三觀,立一家言。而第一時、第六宗、第五教、第三觀之極旨,則集中於六相、十玄。然,三時大同嘉祥三種法輪;於第二時更分三時,亦大同天台漸初、漸中、漸後。其十儀,亦仿天台化儀四教分析開立。而六宗第一隨相法執宗所分小乘六宗,襲自慈恩。第二唯識法相宗至第六法界圓融宗,固出創見,然此亦隨所判「分始」、「空始」及終、頓、圓四教而來。故其根柢唯在於五教;而五教實爲賢首義之綱骨也。雖賢首弟子慧苑嘗駁其五教,謂小、始、終、圓係襲取天台之藏、通、别、圓,而别加頓教爲不妥當,——天台家譏五教不明斷證位次;續法作五教儀,仿天台立之,後人尤多非議——但此五教義,乃承自杜順大師五門止觀而立者;唯彼五門專在修證,非談判教。智儼大師孔目章等,始據之以高判華嚴;至賢首遂繼以完成其判教之義。三觀全出於順師之法界觀章;十玄門亦儼師記於順師者,屬在周徧含容觀中。六相圓融,則唱於儼師而和於賢首者也。但賢首於儼師所記十玄,改諸藏純雜具德門爲廣狹自在無碍門,又改唯心轉善成門爲主伴圓明具德門,於事事無碍觀亦殊有增勝之處。要之:賢首於佛果實智之境,宗依華嚴發揮者,實有足多。於明佛果利他權智之秘妙,則又當推天台宗依法華者爲擅長耳。」(全書第三十册——略説賢首義) 一、 禪宗不立文字,而文字最多:卍續藏精裝一百五十册,有關禪宗之典籍,有三十二册,即占五分之一强;中華藏第二輯,收嘉興藏及嘉興續藏共七百五十五部,禪宗語録就有二百七十餘部,占三分之一强。所謂「不立」,非「不用」也。只要不被文字轉,則又何妨「遮遮眼」?

八、 卍續藏諸宗部中,禪宗分爲:禪宗著述部,禪宗語録通集部,禪宗語録别集部。燈録等,入史傳部。念生長者藏經目録中,宗門類,分爲:宗論、述古、彙録、别録、軼聞,五部;史地類中,有燈録部,統收禪宗諸燈録。如此分類,詳盡顯明。惟若依此分類閲之,或起重繁之感(以五燈諸録内容多同故)。兹先閲付法藏傳、景德傳燈録、續傳燈録、指月録、古尊宿語録等,明白禪宗之大概之後,次閲初祖以下諸書,以法系分類:初祖至六祖及六祖旁出爲一段;六祖下至五宗爲一段;然後及於五宗。

九、 五宗諸書,以文字多寡爲次序:潙仰宗,仰山以後,並未見録,故爲第一;法眼宗,雖是最後成立,但其著書最少,故列第二;雲門宗之著書,比法眼多,比洞、濟二宗少,故爲第三;曹洞之盛,不及臨濟,故爲第四;臨濟一宗,門葉最盛,典籍最多,故爲第五。

十、 五宗諸書,既以法系爲次序,故先列法系表,以提其綱。法系不詳者,排在後面。

十一、 以法系爲次第,係筆者自己閲讀宗門典籍的方法,惟查對頗感困難,雖已盡心力,但不能無誤,以古德稱謂,多用所住之寺院名或山名、地方名,名多同故,易致錯認;且古德法諱,其相同者亦復不少,如慧方有三位,慧忠亦有三,慧遠有四位,之類。又,諸燈録中有後續者,若全依法系閲讀,亦有不便之處,以後續作者未必與前者同系,如五燈會元作者大川普濟是出於臨濟大慧杲之法系,而作五燈會元續略者却是洞下法裔,之類。爲此,特另編分類目録,以便查檢。

十二、 分類目録,分爲:宗論、述古、彙録、軼聞、清規、雜著、燈録、别録八類。題下註明出處,如:「大48」,大即大正藏,48即第四十八册;「卍119」卍即卍續藏,119即第一一九册;「中二95」,中即中華大藏經,二即第二輯,95即線裝第九十五册(中藏筆者僅有線裝本。精裝是線裝二册爲一册);括弧内之數目字是頁之起止;餘例知。

十三、 别録三百七十六部中,中華藏就有二百七十部,其中,有二百三十九部,爲卍續藏所無,多數屬於明末清初諸禪德之語録。

十四、 本書雖以法系爲次序,然亦有不屬於該系而以他種因緣附列者,如「北山録」列在「鐔津文集」之後,北山録作者神清,與契嵩之法系毫無關係,惟契嵩之傳法正宗論,即爲對神清而發;正宗記亦有評北山書,若不讀北山録,則不知其文之所指,故將北山録附於明教嵩諸著之後。又如潤光澤澡雪集與象林無關,但以潤光之剃度弟子洗心水嗣象林,而澡雪集又是洗心水所編,以潤光是洗心之剃度師因緣,故將之排在象林之後、照水之前也。餘例此可知。

十五、 本書不但摘録正面之文,有時亦録反面文章,如明末之天王天皇争;「紛争,在法門爲不幸,而在考史者視之,則可見法門之盛。嘉(靖)隆(慶)以前,法門寂,求紛争而不得。」(陳援菴語)爲引發學者研習之興趣,時亦節録一二:然亦爲申正義而引用,若但明争,則無益而有損矣。如道悟實唯一人,後人據僞碑妄説爲二,讀者致疑,故一再辯之,以除其疑也。又如北山録與明教嵩,則是禪教之争。

十六、 浄土法門,三根普被,利鈍兼收;「上上根,不能踰其閫;下下根,亦能臻其域。」(印光大師語)。「九界衆生離此法,上不能圓成佛道;十方諸佛捨此法,下不能普利羣生。」(同上)所謂「往聖前賢,人人趨向;千經萬論,處處指歸。」(省庵大師語)以故,此宗典籍,亦必「充棟」。惟其經及經疏已入經藏;今此但收古德所著浄宗諸書已入藏者。若近代諸德著述未入藏者,不克一一編入。惟印光大師文鈔,爲浄業學人所必讀,今略録數段,以爲浄宗典籍之殿。

十七、 浄宗典籍,依作者年代爲次序;浄土懺儀及往生傳等亦然。

十八、 懺儀中:華嚴、圓覺、法華、大悲、浄土等懺儀,皆已編入華嚴、天台、密藏、浄土諸宗中;今此統收不屬各宗之懺儀,如梁皇、水懺、水陸等。

十九、 雜著者:前後諸部不收,故另爲一類;如寒山詩、莊子、道經、周易禪解等書,統歸雜著。

二十、 史地中,分爲:教史、彙傳、地理、感應,四類。

二十一、 彙集中,分爲:法彙、專集、護教、音義、古逸、疑似、外教,七類。法彙,如:經律異相、法苑珠林、三藏法數等。專集,如:雲棲法彙、紫柏老人集等。護教,收弘明集、破邪論、護法論等。音義,收一切經音義、翻譯名義集等。古逸,統收大正藏第八十五册中之古逸部:經論諸疏殘本,除華嚴疏殘本已收入華嚴部以外,統皆歸此。疑似,出大正藏第八十五册,及卍續藏中。受生經、血盆經、天公經等,皆非佛説,却收入大藏經中,殊可「疑」也;而又冠以「佛説」二字,則有像「似」之處;又,諸僞經中,往往抄佛正説之經,或片段,或幾句,亦有點「似」;故名「疑似」。外教者:化胡經、金七十論等,明知它不是佛書。

二十二、 目録部,即:衆經目録、開元釋教録等。

諸 宗 部

一、 天台宗

一、 天台八教大意

一卷。大藏第四十六册(七六九—七七三)。隋·天台沙門灌頂撰。

前佛後佛,自行化他,究其旨歸,咸宗一妙——佛之知見。但機緣差品,應物現形;爲實施權,故分乎八:頓、漸、秘密、不定,化之儀式,譬如藥方;藏、通、别、圓,所化之法,譬如藥味。

二、 天台四教儀

一卷。大藏第四十六册(七七三—七八○)。宋·高麗沙門諦觀録。

知津云:本宗八教大意,而詳於名相,略於前三教之十乘。

〔案〕 四教儀原有上下二卷,下卷乃明諸家判教,孤山法師認爲可略,故後不傳;今此乃上卷耳,故文末云:「自從此下,略明諸家判教儀式」也。上卷正明天台四教,爲初學之入門書,故獨流傳。

註疏五種

① 〔四教儀集解〕

三卷。卍續藏第一○二册(一—七○)。宋·永嘉沙門從義撰。

② 〔天台四教儀備釋〕

二卷。卍續同上(七一—一○三)。元·苕谿沙門元粹述。

③ 〔四教儀集註〕

十卷。中華藏第二輯線裝第三十册。元·南天竺寺沙門蒙潤集。

卍續藏第一○二册(一○四—一一二),科文一卷。集註則會入輔弘記,故不别行。

序:天台四教儀者,實教門之要道也。自昔至今,註釋者衆,或略而不備,或博而太繁,矧又節去正文,但標初後,苟非精誦者,莫之能閲也。今集諸部之文,註於其下,將無便於披覽者歟?其間一二,與諸家有同異者,蓋述所聞於先德,非任胸臆也。……

④〔四教儀集註節義〕

一卷。卍續藏第一○二册(一一三—一二二)。清·天台沙門靈耀節。

⑤〔四教儀註彙補輔宏記〕

二十卷。卍續藏第一○二册(一二三—四二四)。清·比丘性權彙補,諦閑大師編科。

三、 教觀綱宗

一卷。大藏第四十六册(九三六),卍續藏第一○一册(四七九—四八四)。明·蕅益沙門智旭述。

原名「一代時教權實綱要圖」,長幅難看;今添四教各十乘觀,改作書册。

通别五時論、化儀四教説、化法四教説。

附:轉、接、同、會、借説。

註釋四種

① 〔教觀綱宗釋義〕

一卷。卍續藏第一○一册(四八五—四九二)。明·蕅益沙門智旭自作釋。

② 〔教觀綱宗釋義記〕

三卷。木刻本,不出刻處。清·南嶽祝聖寺沙門,釋默庵記。

會釋義入綱宗,如記釋之。

③ 〔教觀綱宗講録〕

一卷。民國·諦閑大師講。諦閑大師遺集第七册。

④ 〔教觀綱宗科釋〕

民國·静修法師釋。弘化社版。一册。

——以上教觀綱宗註釋竟。

關于天台教觀,太虚大師全書第三十册中,有:

「教觀詮要」:

大師於民前二年,在廣州作。兹録其「緒言」如下:

教爲佛聖被下之言,觀爲賢凡上達之行;觀非教則行無所明而常殆,教非觀則言失其實而常罔,猶夫學而思,思而學,相藉而不相離也。抑教固啓心之靈鑰,而觀實入理之正軌。故佛祖説:法必就衆生之執著,隨衆生之根器,反覆詰破,輾轉開示,使先悟本心自性乃授以觀法,使一門深入,諦證無虚。然則教觀之義,可以稍知矣。

夫藥所以治病,衣所以適身;身有修短之别,衣安得而無修短!病有萬千之異,藥安得而不萬千!浸假以藥而藥北俱盧洲無病之人民,以衣而衣無色界天無身之衆生,其有不視爲狂者乎?浸假以一藥而欲醫衆病,以一衣而欲適衆體,不分甘苦寒熱,不辨小大高低,其有不目爲愚者乎!佛之説法亦若是則已矣!苟無衆生之機感,佛本無法可説,而衆生之機感不一,佛之説法又烏得而一哉!是所以四十九年,三百餘會,年年有異,會會不同。設有人焉,不解其因病施藥隨機説法之意,試繙一大藏經論盡閲之,鮮有不疑佛説之自相矛盾者。古代諸大師研究佛法而有心得者,有鑑於是,乃判其種類,别其旨趣,淺之深之,三之五之。且爲佛辨白之曰:佛之説法,蓋有權巧方便耳。此佛不可不有古德爲之辨白,而古德亦不得不藉之以發表一己之心德,布施有情而報佛恩也。

但古代判教諸大師,其受禀不同,其識見不同,其悟理不同,其所際之時代,所化之人根,種種不同,故其判之也,亦各有所出入而莫或盡同者。然求其精當純全者,宜無如五時八教。蓋天台大師所判定者,故緇流多呼之爲天台教云。

次明八教。後結論。

次有:

「天台四教義與中國佛學」:

大師於一九四二年,在漢藏教理院講。

中國最流行而又最普遍之佛法,有臺、賢、禪、浄四派。自宋明以來,凡講教義者,不離天台、賢首;此二,是中國佛教之特色;應當好好研究而發揚光大。云云。

——台宗入門書閲竟。次依年代之次序,閲讀歷代諸著述——

四、 法華經安樂行義

一卷。大藏第四十六册(六九七—七○二)。陳·南嶽思大禪師撰。

一切新學菩薩,欲求大乘,超過一切諸菩薩,疾成佛道,須持戒、忍辱、精進、勤修禪定,專心勤修法華三昧,觀一切衆生皆如佛想。偈云:

    菩薩學法華     具足二種行

    一者無相行     二者有相行

    無相四安樂    甚深妙禪定

    觀察六情根     諸法本來浄

    衆生性無垢     無本亦無浄

    不修對治行     自然超衆聖

    無師自然覺     不由次第行

釋曰:無相行者,一切諸法中,心相寂滅,畢竟不生,行住坐卧,飲食語言,一切威儀,心常定故。諸餘禪定,三界次第,從欲界地、未到地、初禪地、乃至非非想處地,有十一種差别不同,有法無法二道爲别,是阿毘曇雜心聖行;若安樂行中深妙禪定,即不如此,不依止欲界,不住色無色界行,如是禪定,是菩薩徧行,畢竟無心想故,名無相行。

有相行者:如勸發品中,專念法華文字,精進不卧,如救頭然。若行成就,即見普賢等,得三陀羅尼。若顧身命,貪四事供養,不能勤修,經刼不得。

五、 大乘止觀法門

四卷。大藏第四十六册(六四一—六四四)。陳·南嶽思大禪師曲授心要。

先總示大乘止觀。次廣作五番建立:

  • 第一、 明止觀依止,又三:㈠ 明何所依止,謂自性清浄心;㈡ 明何故依止,以此心是一切法根本故;㈢ 明以何依止,先明以意識依止此心,修行止觀,次破小乘人執,後破大乘人執。
  • 第二、 明止觀境界,謂三自性法,各論清浄染濁。
  • 第三、 明止觀體狀,先就染濁三性以明,次就清浄三性以明——正是修行方法。
  • 第四、 明止觀斷得,謂約三性修止觀,各明所除障、所得益也。
  • 第五、 明止觀作用,謂證體起用也。

後更示:禮佛止觀,食時止觀,大小便利時止觀。

註釋三種

① 〔大乘止觀法門圓宗記〕

五卷。卍續藏第九十八册(三五四—四三六)。宋·東掖白蓮沙門了然述。

② 〔大乘止觀法門釋要〕

四卷。卍續同上(四三七—四八二)。明·古吴蕅益沙門智旭述。

③ 〔大乘止觀述記〕

民國·諦閑大師講,江妙煦等記。諦閑大師遺集第五、第六册。

六、 諸法無諍三昧法門

二卷。大藏第四十六册(六二七—六四○)。陳·南嶽思大禪師撰。

先總明:欲學一切佛法,先持浄戒,勤修禪定,乃能得之。無量佛法功德,一切皆從禪生。次問答釋疑。後具明四念處,各各具足一切佛法。

七、 隨自意三昧

一卷。卍續藏第九十八册(三四四—三五三)。陳·南嶽大師撰。

文有六品:行威儀品第一 住威儀品第二 坐威儀品第三 眼威儀品第四 食威儀中具足一切諸上味品第五 語威儀品第六

大師依「首楞嚴定」以闡明非行非坐三昧之真義。初發心菩薩,修六波羅密,必依禪定爲根本;以觀行住坐卧食語等行儀工夫爲主旨。

八、 南嶽思大禪師立誓願文

一卷。大藏第四十六册(七八六—七九二)。

慧思大師,河南汝寧李氏子。生於北魏宣武延昌四年(梁武天監十四年—五一五)十一月十一日。幼而好學。心愛法華,借本入塚,對經涕泣,夢普賢菩薩摩頂而去,昔未識文,今自然解,所摩頂上,隱起肉髻。年十五出家,慧文大師授以心觀之訣,豁然大悟,得法華三昧。是後,聞經不疑。乃結菴大蘇山。時齊運將傾,思避其難,遂卓錫南嶽。靈瑞重沓,有諸天童以爲侍衞。將順世,大集門人,説法,苦切訶責,乃曰:若有十八人,不惜身命,修法華懺者,吾當供給;若無,吾當遠去。竟無答者。即端坐,言「佛來迎」而化。時,陳·大建九年(五七七)六月二十二日。壽六十三。